您的當前位置:首頁->中央省級媒體看安慶->正文

              傳承紅色精神 富民產業升級

              在“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安徽省安慶市,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眾多厚重的紅色記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建者之一陳獨秀的出生地和先期革命思想的傳播地、安徽省委首個城市黨支部的發祥地、多支中國工農紅軍的創建地、大別山二十八年紅旗不倒的實踐地……安慶市岳西縣是一片紅色的土地,紅三十四師、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在這里重建、戰斗或修整。當年,紅二十五軍離開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率先到達陜北,勝利完成了黨中央賦予的擔當“先遣隊”的歷史使命。革命戰爭年代,四萬岳西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跡。

              c892214d-d3ae-11ef-9b7b-562a599e3e03.jpg

              岳西茶園

              近日,本社采訪小組來到安慶,去探尋新時代長征路上,“推動鄉村富民產業升級,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的安慶答案。

              古茶換新顏 茶香茶農歡

              2024年12月17日,皖水潺潺、細雨漫漫,皖西南邊陲、大別山腹地的岳西縣,因為平均海拔600米,森林覆蓋率77.33%的顯著地理特質,讓初來乍到的采訪組感受到當地“濕冷”的凜冽。秀美的縣城因“濕冷”鮮有行人,但走進衙前河畔,由安徽翠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翡冷翠岳西茶文化展示中心,寬闊的品茗區卻是賓客滿門,熱鬧非凡。

              “天冷了,喝杯我們岳西紅茶,暖暖身。”“我們岳西茶可有歷史了,可以追溯到秦漢,位于我縣的羅源場系宋代千年古茶葉山場之一。”“你看看我們岳西翠蘭外形是不是很優美,芽葉相連,自然舒展,是不是酷似小蘭花?”“岳西翠蘭品質特點突出在‘三綠’,即干茶色澤翠綠,湯色碧綠,葉底嫩綠。”……茶藝師們一會優雅地拿起茶壺蓋或泡過茶的茶杯讓茶客們感受茶后余香,一會又熱情地斟茶換茶,讓茶客們陶醉在不同茶味中。該茶文化展示中心二樓的國禮茶展示柜臺及“讓國禮茶走進尋常百姓家”的書法篇幅,更是成為茶藝師們介紹的重點。

              安徽農業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所長詹羅九教授曾撰文指出,當今岳西之轄域,歷史上也曾有古老茶區的輝煌。眾所周知,安徽省素來是我國重要的產茶區,中國十大名茶安徽占了四個,分別是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門紅茶。岳西茶,這個從改革開放后才開始漸漸回到世人視野中的“新秀”,如何在“大佬”云集的安徽茶界出圈?如何實現“將岳西翠蘭推出安徽,飄香全國”?如何成為當地富農增收的一個產業呢?對于相對欠發達的山區縣岳西,的確是一個挑戰。

              已經是地方公用品牌的岳西翠蘭是在1985年前后誕生的。但當時的發展環境并不樂觀,因為茶種、價格等問題,一度出現了“毀茶種糧”的情況。當地政府邀請茶葉專家和技術人員,以岳西境內包家石佛寺和姚河黃樹兩個地方的茶樹原料為主,試制茶葉,改良茶種,并進行推廣。縣里成立了茶產業化指揮部、岳西翠蘭品牌管理委員會等領導小組,還出臺了產業政策和品牌管理方案。各鄉鎮也相應建立了工作小組,層層落實茶產業發展任務和指標,形成了全縣上下聯動,凝心聚力抓發展的良好氛圍。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金,扶持高標準茶園建設、低產茶園改造、茶葉加工廠建設、良種推廣、技術培訓和品牌建設,支持茶產業發展。

              “在推動低產茶園改造、良種推廣、標準茶園建設過程中,爬山進村,現場講解和指導,兩腳泥土半夜才能回家成為工作的常態。”“自從縣委、縣政府提出岳西翠蘭品牌化建設后,北京、上海、廣州等很多以前很少有機會去的大城市,也漸漸被我們熟悉;會展公司、商超老板、茶葉商販、品牌推廣人等以前沒有或少有交集的人,逐漸也變成了熟悉的面孔。”這是岳西縣農業農村局很多干部職工的經歷和心聲。

              標準化一定是茶產業穩定發展的基石。近年來,岳西縣按照規模化、標準化的茶產業發展要求,新建標準茶園2.7萬畝,全部采用無性系良種。全縣茶園獲得無公害認證15.5萬畝、綠色食品認證5500畝、有機食品認證3000畝、ISO認證企業2家。與此同時,不落地連續化加工、清潔能源使用、病蟲害綠色防控等先進實用技術得到示范推廣。

              當前,岳西縣正通過國企的引領作用,來帶動茶產業發展壯大,特別是皖岳集團對安徽翠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增資擴股,培育茶葉骨干龍頭企業,致力于打造完整的茶葉全產業鏈。在政府的支持下,該企業與科研院共建“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岳西茶產業研究中心”、合作掛牌成立岳西縣茶產業研究院,進行人員培訓、優質資源保護利用、新產品開發等,進一步對岳西茶產業進行延鏈、強鏈、補鏈、壯鏈。

              如今,岳西縣各類茶葉經營主體發展到1400余家,其中涉茶龍頭企業35家、專業合作社670家、專業協會103家、家庭農場73家、產業化聯合體3家。全縣茶園面積擴大至18.5萬畝,茶園遍布全縣24個鄉鎮,182個行政村,茶葉產量高達6300噸,第一產業中,茶葉產值達到8.02億元,綜合產值更是達到23.5億元,岳西翠蘭品牌價值達到27.2億元。

              如今,“中國名茶之鄉”岳西縣正在大力依托岳西翠蘭品牌,助力茶葉這個富民產業升級,讓茶香飄向全國,讓茶農腰包更鼓。

              茯苓上餐桌 產業鏈更全

              中藥界有“十方九苓”一說,彰顯了茯苓在中藥里的地位。因其獨特的自然環境,岳西縣盛產多種中藥材,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茯苓。

              岳西茯苓品質雖好,但長久以來,因技術問題,其規模、產量一直難以提升。直到1974年,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團隊成功地從野生茯苓中分離出了純菌絲種的菌引培育種植,為大規模人工種植茯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時至今日,通過菌核定點“誘引栽培”技術的運用,岳西的茯苓栽培已經邁入了高產高效的全新階段。

              驅車走在岳西縣秀美的山區鄉村,可以看見許多村民家門口的平地上鋪曬著雪白的東西,就像一塊塊碩大的白玉。隨行人員介紹:“這是岳西縣農民致富的另一支撐點——茯苓,普通種植戶一年也能靠它增收好幾萬元。”

              和平鄉是岳西最早種植茯苓的鄉鎮,也是茯苓經紀人最具規模的鄉鎮。鄉黨委書記汪志鵬如數家珍地介紹該鄉茯苓產業:“2023年,由和平鄉企業家、經紀人經手的茯苓達2.1萬噸,產值高達5.6億元,占據了全縣加工、銷售總量的半壁江山。在全鄉2565戶家庭中,有35戶在云貴川地區,7戶遠赴非洲馬達加斯加從事茯苓的種植與收購工作,66家企業在亳州、安國、廣州等中藥材市場銷售茯苓,600余戶家庭從事與茯苓加工相關的工作,每年為近4000名鄉親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c8901bd6-d3ae-11ef-a831-0a209377c9d2.jpg

              村民在種植茯苓

              當地還新近打造了特色項目——大峽谷漂流,嘗試將文旅與茯苓結合。當地農家樂中推出茯苓燉排骨、茯苓燒雞、茯苓饅頭等餐品,讓游客更深刻地認識茯苓。

              歷經爺輩、父輩兩代人的深耕和努力,和平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助力茯苓產業發展作為自己的事業,“茯三代”們正傳承著茯苓產業深厚的底蘊,在追求品質的同時,不斷創新,在保持原料加工和銷售優勢的同時,結合茯苓作為食藥物質的特點不斷延展出更多的新產品,如茯苓餅干、茯苓面、茯苓米糕、茯苓茶等。

              和平鄉茯苓產業的發展,只是岳西縣大力發展茯苓產業的一個縮影。據介紹,該縣2023年茯苓種植面積達5705畝,產量1.2萬噸,完成初加工2.9萬噸,占全國的60%;銷售3.8萬噸,占全國的75%,銷售額達11.4億元。茯苓產業已成為當地的一項重要支柱產業,并依托岳西縣中藥材加工園區,逐漸從產地轉型到全國集散地,形成完整產業鏈。

              “吃干榨盡”一粒米 拓展增收路

              萬里長江,生生不息。長江中下游的望江,是成語“不越雷池一步”的古雷池所在地。望江和岳西相鄰,地貌卻是迥然,與“八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全山區岳西縣相比,望江縣廣闊的平原、豐沛的水系,讓采訪組感悟到“魚米之鄉”美譽的來歷。

              近年來,望江縣政府緊緊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富饒的農產品資源,將“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堅決貫徹“三農”工作的戰略部署,加強糧食種植面積保護、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注重新質生產力引領,使該縣糧食產量持續增收,油棉種植面積常年居全市首位。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安徽聯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聯河”)詮釋了如何將一粒稻谷“吃干榨盡”。該公司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從最初的作坊式小米廠逐步發展成為集優質大米開發、科研、生產、銷售、糧食精深加工等為一體,年加工大米能力達30萬噸的農產品加工企業。

              在安徽聯河黨支部書記兼副總經理田元元的帶領下,采訪組深入稻米生產加工車間。一粒稻谷經圓通初清篩、振動初清篩、去石機等一直到成品倉庫,需經歷18道工藝流程。在機器的轟鳴聲中,堆積如山的稻谷變成了白花花的大米。田元元說:“公司建強種植基地,保障糧食高產優產,引入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及大型種業公司優質資源,開展糧食豐產工程及綠色種植相關技術攻關,推廣特色優質品種20余個。目前,我們擁有1.4萬畝經過綠色食品認證的農田、1萬畝有機認證的農田,以及5個有機認證產品和15個綠色食品認證產品。我們的基地被選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安慶市市級成品糧應急儲備基地,同時也是全省首批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此外,我們還為‘圳品’(專供深圳的食品)、古井貢酒等多家知名企業供應優質專用原糧。我們的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東、福建等全國20多個省市的批發市場,并成功進駐全國各大賣場,同時開通了線上旗艦店。”

              離開大米包裝車間,步入宛如園林的廠區,采訪組探訪了飲料加工區。安徽聯河將科技視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近10年來,已投資5.26億元專注于營養健康和質量安全等關鍵技術領域,通過不斷延伸產業鏈和提升產品附加值,致力于最大化利用產業鏈中的每個環節。目前,公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攜手,研發出一系列大米蛋白產品;制定并公開備案了“大米”“米淀粉”“米乳”等3個企業標準;與江南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開發適合高血糖人群的專用米;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開發生產零添加米乳及精深加工產品,實現了飲料產品零添加劑和零蔗糖……這些創新產品滿足了不同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的需求,為市場提供了更多選擇。

              田元元表示,公司正致力于稻米全產業鏈的擴展與強化,新近啟動了稻米副產物深加工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將專注于生產包括一級稻米油、米糠蠟、谷維素、脂肪酸以及壓榨菜籽油在內的多種深加工產品。目前,項目正處于積極施工階段,預計將在今年6月迎來投產。一旦投產,預計每年可生產20萬噸米糠油和10萬噸菜籽油。

              田元元說:“我們作為一家以農業為核心的企業,能夠持續發展離不開黨的富民政策和鄉親們的養育之恩。公司黨委以‘一粒米’為起點,通過幫助一個人、帶動一個家庭,實現富裕一方區域。2022年,公司黨委繼‘五大扶貧模式’之后,又推出了‘四大振興模式’。我們開展了糧食豐產工程和綠色種植技術攻關,建立了專屬品牌糧食生產基地,并推廣了小紅米、紫米等20多種特色優質品種。如今,我們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大家庭:累計與農戶簽訂的訂單面積達到461.3萬畝,原糧產量達到299.9萬噸。僅通過訂單加價,就為農戶增加了2.064億元的收入,惠及11.36萬余戶農戶、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帶動望江縣及周邊10多個縣域的農民增收。”

              不僅是安徽聯河,安徽中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持續致力于拓展產業鏈,推動產業升級。在促進富民產業升級方面,該公司專注于推廣雙低高油油菜新品種及其種植技術,并致力于純物理壓榨7D菜籽油的生產加工。這不僅促進了當地菜籽產業的發展,還助力望江縣成為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的示范縣,實現油菜優質品種覆蓋率達到96%。

              據悉,安慶市在推動鄉村富民產業升級、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以及讓農民增收方面還有很多好的嘗試和實踐,尤其是在紅色基因的影響和傳承下,未來將有更多絢麗的花朵綻放、更多的果實成熟飄香。


              (崔斌偉 張輝 通訊員 蘇娟)

              久久精品美女视频|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 日韩视频无码日韩视频又2021 | 精品69久久久久久99|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区|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精品在线视频免费|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国产三级久久精品三级| 日韩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在线日韩麻豆一区|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