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民生新聞->正文

              【網絡中國節·春節】在安慶,打卡首個“非遺版”春節→

              春節俗稱“過年”

              對中國人來說

              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2024年12月

              “春節——

              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

              成功入選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25年蛇年

              中國將迎來

              首個“人類非遺版”春節

              “春節”申遺成功

              大大激發了國人

              對“非遺”的熱情與關注

              春節期間“非遺”民俗文化、

              “非遺”手工技藝體驗等活動

              展示出了極高的人氣

              在安慶

              縣級以上“非遺”項目名錄

              達415項

              趁著春節假期

              一起去打卡“安慶非遺”


              六尺巷傳說

              2006年12月14日,六尺巷傳說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4年10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來到桐城,走進這條六尺巷。

                “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這首“讓墻詩”的作者,為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張英。

                相傳清代大學士張英在桐城的家人,與鄰居吳家發生宅基糾紛,向張英寫信求助。張英遂寫下來這封回信規勸家人,于是張家主動退讓三尺,吳家深受觸動亦退讓三尺。

                六尺巷之名,正因這人這詩而起。

                

                利用“六尺巷”得天獨厚的傳統文化資源,桐城市創造性推出“六尺巷工作法”,走出一條化解矛盾糾紛的新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生無小事,把民生的事情辦好了,社會矛盾就少了,社會就和諧了。”

                夜幕降臨,六尺巷景區燈火輝煌,耀眼奪目。2025六尺巷首屆蛇年新春燈會正在這里進行。成百上千盞花燈組成的夢幻燈海長廊,讓游客們仿佛置身童話世界。

                春節期間,這里還將舉辦非遺展示、民俗表演等活動。

                六尺巷儼然成為

                安慶最火熱的非遺打卡地

              黃梅戲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黃梅戲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座黃梅城,滿城盡是戲中人。

                一曲黃梅調,誰人不知是安慶。”

                黃梅戲是以安慶地區民間音樂為基調,用安慶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藝術,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

                在安慶,大劇院薈萃精品大戲,小劇場常演經典小戲,不少戲迷游客來安慶駐足觀景的同時,也會留足時間品味一段黃梅雅韻。

                黃梅戲,已經成為安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和最具標志性的文化符號。

                春節期間,延續2025年安徽(安慶)四季有戲黃梅戲展演百千萬工程的熱潮,《孔乙己》《天仙配》《女駙馬》《孟麗君》等一系列精彩演藝將在黃梅戲藝術中心火熱上演;正月初四至初六,在科技廣場文化舞臺,將開展元旦春節演出季“宜城處處唱黃梅”黃梅戲專場演出,讓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黃梅戲的無窮魅力。


              望江挑花

                2008年6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挑花(望江挑花)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望江挑花是流傳于安慶市望江縣內的一項傳統手工藝與民間美術。源于唐代,最早用于敬獻神明,后演變成一種生活美學。

                望江挑花具有針法獨特、做工精細、技藝含量高、難以仿冒復制的特點。它構圖優美,變化有序,色彩對比強烈,正反相映成趣,極富觀賞價值。望江挑花流布范圍較小,受外地文化影響極少,始終保持著古樸、典雅的面貌,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為安徽西南部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生動的材料。


                發展至今,望江挑花已成為當代家居用品如沙發靠墊、扶手、窗簾、壁掛、地毯等的重要組成部分。

                


                春節期間,“青白傳世 表里如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望江挑花作品展在安慶市文化館市民藝術展廳開展。展品有飽含民風民俗、吉祥喜慶的傳統圖案,如“丹鳳朝陽”“吉瑞圖”“萬福圖”,也有呈現徽風皖韻等藝術創新的作品,如“天柱二喬”“無夢到徽州”“生旦凈末丑”等。


              痘姆陶器燒制技藝

                2021年5月24日,經國務院批準,陶器燒制技藝(痘姆陶器燒制技藝)列入第五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痘姆陶器燒制技藝傳承流布于安慶潛山市的痘姆鄉及周邊村鎮,痘姆鄉因此也被譽為“皖西南制陶之鄉”。

                痘姆陶器燒制技藝以當地純凈而細膩的紅、黃粘土為原料,由手工淘洗、拉坯、晾曬、修整、壓光、繪畫、雕刻等主要工藝環節構成,經過14道工序方可完工。

                痘姆龍窯形似臥龍,長達百米,依坡而建。窯身內壁以耐火磚砌成拱形,形成一條長長的隧道,窯底呈魚肚狀,中心高、兩邊低,截面呈圓拱狀,便于火焰流動。

                潛山市痘姆古陶非遺傳承基地的手工作坊,游客在體驗制陶。

                窯煙裊裊,千年不絕。

                如今,痘姆古陶這座千年古窯重新煥發出迷人的生機與活力。


              桑皮紙制作技藝

                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桑皮紙制作技藝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安慶市岳西縣生產桑皮紙的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岳西桑皮紙紙張質地纖維細密,紋理清晰,百折不損,光而不滑,吸水性強,色澤潔白,墨韻層次鮮明,不腐不蠹。

                岳西縣世傳的純手工制作的桑皮紙,為2004—2005故宮大修時的特選材料。


              岳西高腔

                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岳西高腔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岳西高腔屬安慶市岳西縣地方古稀有劇種,是明萬歷年間風靡全國的古青陽腔遺脈,其形成已有四百多年歷史。

                史載,明末清初由文人商儒將青陽腔傳入岳西,由鄉士集中在私塾教習高腔,并組班結社,活躍于民眾之中。至清光緒年間,青陽腔全面融入境內各民間燈會,與本土民俗文化相結合,孕育成岳西高腔。


              文南詞

                2008年6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文南詞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南詞唱腔分正本戲主腔和小曲兩大類。戲曲劇流行于安徽東至、宿松等地。原系湖北黃梅一帶的漁鼓小調,清末民初由逃荒賣唱人傳入安徽。

                在發展中 曾受“饒河調”影響,吸收并融合了皖南山歌、民歌、十番鑼鼓。從地攤走上舞臺,有近百年的歷史。唱腔有南詞、文詞、正板、平板、四板,快板等幾十種,故取“南詞、文詞”合二為一,統稱為“文南詞”。


              桐城歌

                2008年6月7日,經國務院批準,桐城歌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三歲小孩會唱歌,唱上一萬八千籮,

                不會唱的找不著,除非他是外來人嘍”

                桐城歌是一種起源于安慶桐城市的地方民歌,是當地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一種韻文形式的民間文學,同時它也是一種融詞、曲、表演為一體的綜合藝術。

                桐城歌現已搜集、挖掘、整理的歌謠資料8000余首,被更多地搬上了舞臺。桐城歌已成為一臺“大戲”,給諸多“看戲人”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藝術盛宴。


              孔雀東南飛傳說

                2014年11月11日,經國務院批準,孔雀東南飛傳說列入第四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

                全詩357句,1785字,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本詩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展線索來敘述。

                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花園胡氏龍燈

                2017年,花園胡氏龍燈被列入安徽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花園胡氏龍燈是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頗具影響的的大型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相傳明末清初,胡氏家族自江西遷居本地后,有一年發洪水,自長江上游飄來一龍頭、龍尾架子,上面有“江西瓦屑壩”的字樣,族人遂燒香祭拜將其請至家中,舞龍習俗由此開始,世代相傳,至今有數百年的歷史,歷經歲月滄桑,龍尾架子保存到今天。

                花園胡氏龍燈,“舞”出傳統年味來!


              獅舞

                2016年,獅舞入選安慶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岳西獅舞,又稱“玩獅子”“戲獅子”。獅舞作為吉祥象征,是岳西燈會的核心節目,在燈會中要行“拜香火”等傳統儀規,在“大場”中表演。一般由一打球人引領兩匹獅子。

                近年來,安慶不斷完善非遺傳承保護體系,挖掘培養非遺新生力量,“非遺進校園”活動也在多所學校常態化開展。

                舞獅社團的學生正跟著專業老師練習基本動作。


              龍山剪紙

                2024年1月,龍山剪紙入選安慶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龍山剪紙”是安慶民間藝術的一種,也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瑰寶,它距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


              虎頭鞋制作技藝

                2017年,虎頭鞋制作技藝入選安慶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虎頭鞋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是一種童鞋,因鞋頭呈虎頭模樣,故稱虎頭鞋,它既有實用價值,也有觀賞價值,同時它又是一種吉祥物,人們賦予它驅鬼辟邪的功能。

                虎頭鞋做工復雜,僅虎頭上就需用刺繡、撥花、打籽等多種針法。鞋面的顏色以紅、黃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處常采用粗線條勾勒,夸張地表現虎的威猛。

              感受“非遺”里的春節

              一起過一個地道的安慶年


              (掌上安慶)

              国产精品bbwbbwbbw|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99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a级毛片久久|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电影网|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视频香蕉|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久久无码国产专区精品|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艾秋|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 尤物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日韩综合在线观看| 日韩av.com|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丰满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精品久久久麻豆国产精品|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