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過年方式叫綠色文明
過年要過出文明的“喜慶味”,就得破除陳規陋習。如何“知行合一”、從心動走向行動,就需要形成輿論監督、道德約束、正面引導等良性機制,并通過黨員干部帶頭、“小手拉大手”等途徑,用大多數人的文明覺悟去影響少部分人的不文明陋習,從而營造一個“人人崇尚綠色、個個講求文明”的良好氛圍,并讓生動的實踐融入到生活的細節中。譬如,反對鋪張浪費,自制“年夜飯”,看春晚時降低電視亮度和聲音,以綠植、粗糧蔬果等禮品代替高價滋補品送長輩,騎自行車或乘公交去郊游、走親戚等。
文明新風的傳遞,需要潛移默化。朋友圈里多一點“文明攻略”的討論交流,公共場所多一些“文明指南”的溫馨提示,家人親友間多一句“文明拜年”的倡導提醒……當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互相影響、互相涵育、互相提升,進而使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為城市的新風尚時,過個“喜慶年”的美好愿景就會漸行漸至。
綠色文明是對節日的最好回饋。一方面要讓優秀文化占領陣地。結合傳統民俗和現代時尚,舉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讓每個人都能從家里走出來、從酒桌上撤下來、從牌桌上退下來,在有滋有味的文化年味里共享幸福、盡享快樂;另一方面要讓綠色消費占據市場。比如,市場上多供應一些綠色無公害食品等“低碳飲食”;又如,打造煙花爆竹的“升級版”,大力推廣電子鞭炮、電子禮花。
有一種過年方式叫綠色文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主角,貴在知行合一、嚴以律己。